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付勇:提高自身素质 立足岗位建业 | 忆峥嵘岁月 谱光辉未来(六)
发布时间: 2023-06-12 17:34:38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回望来时路,奋进新征程。国泰集团在军工、煤炭、有色、铜业等一大批奋斗者的初心坚守下,历经几十载砥砺拼搏,产业涉足民爆、轨交自动化及信息化、军民融合、稀有金属冶炼、矿山及矿山智慧物流五大板块,民爆整体实力位列全国前十,现已发展成为“民爆+非民爆”双核驱动的综合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期间涌现了无数扎根科技、管理、销售、生产等各领域的奋斗者。

 

他们

奋斗担当镌刻国企荣光

拼搏执着诠释铮铮誓言

勤劳智慧奠定发展基石

 

他们走过的峥嵘岁月

留下的许多奋斗场景

就是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断谱写着江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开展主题教育,营造向奋斗者致敬、向奋斗者看齐的浓厚氛围,国泰集团推出特别策划《忆峥嵘岁月 谱光辉未来》,专题将全景式沉浸展现一批老国泰人的成长历程和心得感悟,激励广大员工以更加蓬勃的朝气投身企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谱写光辉未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一样的出彩人生。


第六期


          付勇,男,汉族,1963年5月生,江西新余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沈阳第一工业学校化学分析专业毕业,在职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高级爆破工程师。历任江西钢丝厂副厂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江西新余国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监事会主席、工会主席;江西新余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监事主席、工会主席、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江西国泰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天博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总监,现已退休。

 

提高自身素质  立足岗位建业

前记:时光荏苒,岁月有痕。暮然回首,我自19857月在江西钢丝厂参加工作到20235月在国泰集团退休,不觉间三十八载春秋已如白驹过隙,由意气风发走向退休之年。期间耳闻了一个又一个老一辈军工人曾经筚路蓝缕,感动岁月的创业故事;目睹了一幅又一幅几代领导人物栉风沐雨,励精图治,谋划企业发展的画面;亲历了无数次众多同事、工友们披星戴月,挥汗如雨,团结拼搏,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的工作场景,他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献身国防,为国家国防事业的发展增光添彩,见证了企业由一条条简易生产线到拥有国内先进的连续化、自动化的生产线,产值超二十亿的现代化上市公司的沧桑巨变!我于19857月毕业分配到原江西钢丝厂(又名国营九三九四厂)工作,到20235月份退休,参加工作时间将近三十八年。该厂1965年按照国防工业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建设在江西省安福县彭坊乡洋坡村姜陂垅山沟,离安福县城60多公里。工厂分布在深山林区,交通十分不便、信息闭塞、职工生活单调。生产的火工产品有军、民两大类,军品主要有:枪炮弹底火、火帽、雷管、点火具、曳光管和导爆管6个系列的配套产品,民品主要有:工业火雷管、工业导火索、猎枪弹底火等产品,为军民品配套的金属铸造、金属切削、冲压、表面处理、电镀、热处理、起爆药、击发药等生产线。当时是国内军用火工品行业中生产火工产品最多的省属地方军工企业。

江西钢丝厂位于安福县彭坊乡老厂办公大楼.JPG

江西钢丝厂位于安福县彭坊乡的老厂办公楼


 掩隐在大山深处的江西钢丝厂安福陈山沟旧址.JPG

江西钢丝厂安福县彭坊乡陈山沟旧址

为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争取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经国家批准从19849月开始,在新余市渝水区河下乡岭泉村虎头山筹建新厂,历经五年的建设,企业自筹资金,19905月顺利完成了整体搬迁,开启了企业第二次创业新的征程。

江西钢丝厂搬迁至新余市岭泉第二次创业厂大门.jpg

江西钢丝厂搬迁至新余市岭泉村的新厂大门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在这三十八年职业生涯中,我经历了国有地方军工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全过程;经历了国有地方军工企业员工下岗分流、员工身份置换工龄买断,以及经济效益低下,工资发放靠银行贷款的艰难时期;后又见证了国有地方军工企业改制重组,分离企业办医院、学校、社区等社会职能,再到改制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国泰集团成功登陆主板上市的辉煌。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的改制重组,我的工作单位也发生多次变化,由原先江西钢丝厂、改制重组后的江西新余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余国泰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江西新余国科科技有限公司,再到江西国泰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博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一、爱岗敬业,履职尽责

岁月不寻常,甘苦寸心知。三十八年来的那些或浓或淡,亦真亦幻的时光历历在目,那些挥之不去的日日夜夜已在我身后定格成一串深深的足印。自江西钢丝厂参加工作直至退休,从事的工作岗位较多,专业跨度也比较大,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先后从事的工作主要有金属与化工材料的理化检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计量管理、质量管理,三标管理体系,技术管理、安全环保管理、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党群、纪检监察、企业搬迁技改、基建项目管理等技术与管理工作。还有幸参与组织并承担江西钢丝厂军品科研生产军工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和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等资格证书的认证工作,以及江西国泰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贯标工作。

根据原国防科工委《军工产品装备承制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管理办法》中规定装备承制单位参与军工产品研制、生产任务的招标竞争和签订合同,须取得认证合格资格的要求,江西钢丝厂自1997年年初启动军工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工作,当时工作职责挂靠在质量管理处。为了加快推进军工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工作,1998年成立了临设性工作机构——质量体系认证办公室(简称认证办)。根据工作需要,19982月企业将我从检验处处长岗位借调到认证办并兼任主任,从事国军标GJB/Z9001军工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工作。当时,通过军工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是头号大事,是企业能否从事军品科研生产的必要条件,对企业争取新的军品型号科研项目和生产合同也非常有利。该项工作对当时企业和我本人来说是一项全新性的工作,我本人在担任检验处处长期间曾自费参加过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举办的为期半年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培训函授班》学习,通过函授班的学习对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企业推行军工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规范企业的科研、生产、采购、销售、检验与试验等各个环节,目的就是要将以往各级人员按经验办事的习惯转变到按章办事的轨道上来,以此解决企业管理两张皮的现象。当时大家都认为搞体系认证工作量大,不仅要求在制度建立上严谨细致、认真负责,而且在体系推行、制度落实过程中还容易得罪人,待遇差,出不了成绩,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替他人做嫁衣的工作,使得当时没有中层干部愿意去质量管理部门担任领导职务。那时虽然企业生产经营形势非常困难,但企业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时任厂长黄仁珍,分管领导金卫平等都十分重视此项工作,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给认证办购买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那时也迫使我自己学会了五笔字型输入法,熟练掌握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从那时开始到退休,工作上的文稿都是亲自撰写。另外,从原企业的生产处、物资管理处和车间,分别抽调了叶锋、陶成、曾冰三位同志到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办公室协助我推行军工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工作。从各部门抽调的三位同志,原先对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工作都没有接触过,该项目工作基本都落在我肩上,承担了近70%以上文件的起草任务。在认证办工作的近二年时间,我全身心地推进军工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认真研读理解标准条文,梳理企业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和产品特点做好质量保证体系的策划等一系列工作。尤其在体系文件的编制起草阶段,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不分白天晚上加班加点,负责体系文件和企业管理制度的起草与统稿,组织体系文件的宣贯与运行实施等基础性工作,经过全厂上下员工不懈努力,工厂成为江西省第一家通过国军标GJB/Z9001—1994《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认证的地方军工企业。我本人在2000年也考取了质量保证体系国家注册实习审核员资格证书,当时企业领导层对我在推行军工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工作十分认可,并在20014月将我提拔为厂长助理。从此我与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结下不解之缘,自2001年担任江西钢丝厂管理者代表,一直到2020年天博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改制重组完成,担任管理者代表近二十年。

2001年我担任厂长助理后,主要协助金卫平厂长分管产品检验和试验、计量理化检测、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管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认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于199942日、2002125日分别颁布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实行许可证管理,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必须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认证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书。20031226日,总装备部颁布实施《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管理规定》,对装备承制单位实施资格审查管理,对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在取得国防科工委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总装备部组织的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证书。工厂责成我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许可证和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工作。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和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涉及到企业法人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质量管理、财务资金管理、经营信誉、保密资格等内容,几乎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时间紧、任务重、现场审查严。当时,此项工作对我来说也是全新性的工作,需要重新学习,我带领质量管理处曾冰、叶峰二位同志,经常利用星期天和晚上时间,加班加点地工作,认真学习消化标准条文,对照标准要求找差距,抓整改,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收集整理并编制现场审核所需各项的文件资料,在企业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经过近二年认真细致的工作,2003年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组织实行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许可证现场审查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认证,2005年通过了总装备部组织的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的现场审核,并获得评审专家一致好评。工厂也是江西省国防地方军工首家取得国防科工委《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和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组织的《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的企业。我本人也被聘任为江西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评审专家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评审专家。

2017年,我调到江西国泰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正值集团公司在全集团下属公司推进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我有幸分管并参加此项工作,时任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熊旭晴对贯标工作非常重视,在领导支持下,2017年度集团及下属公司全部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这也是江西省首家全部下属公司通过两化融合贯标的集团公司,并得到江西省工信委领导的表扬。

180205两化融合审核会议.JPG

两化融合审核会议

二、推进项目建设,规范项目管理

原江西钢丝厂于1990年初从江西省安福县彭坊乡洋坡村姜陂垅山沟整体搬迁到新余市渝水区河下镇郑家村虎头山。新余市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城市半径不断扩大,企业外部安全距离已经满足不了《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1990年版)和《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 50089-2007)的要求。为解决江西钢丝厂下属企业发展与新余市城市规划的矛盾,2009年经新余市人民政府与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协商同意,决定江西钢丝厂下属(江西新余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江西新余国科科技有限公司、新余国泰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企业进行退城建新技术改造。20095月江西钢丝厂下属异地搬迁正式启动,并成立了江西钢丝厂退城建新领导小组,下设了退城建新办公室及技术组、施工组、综合管理组。

当时,退城建新工作领导小组,时任江西钢丝厂厂长金卫平任组长,付勇任常务副组长,魏学忠、刘文生任副组长。当时我担任江西钢丝厂副厂长、纪委书记,并兼任了江西新余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主席、江西新余国科科技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根据工作需要由我担任退城建新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具体负责退城建新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企业搬迁领导小组人员,由新余国泰和新余国科公司抽调的人员组成,成员主要有江西钢丝厂副总工程师刘爱平、新余国泰民爆工程中心主任苏春龙、新余国科质检部支部书记夏侯刚、新余国泰办公室主任郭刚等十位成员。为加快项目建设和项目的协调管理,江西省国防科工办也成立了江西钢丝厂下属企业搬迁领导小组,搬迁领导小组的成员由江西省国防科工办领导及有关处室、江西国泰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钢丝厂、江西新余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余国泰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江西新余国科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组成。

企业异地搬迁改造项目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土木工程、给排水、电气、工艺、技术等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我来说又是全新性的工作,也是对我组织管理能力和对外沟通协调能力的考验,我只能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干中学,学中干,虚心向建筑专业的人员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建设项目管理的行家理手,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既要抓好项目管理和廉政建设,还要协调并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以及退城建设相关优惠政策的争取。

随着江西国泰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改制不断推进,江西钢丝厂下属公司异地搬迁改造项目部逐步转变到新余国科、新余国泰搬迁项目分开办公运行。2012年年初新余国泰搬迁项目部单独办公运行,当时分开时人事主导权在江西钢丝厂,原搬迁项目部土木工程专业科班出身且工作经验较丰富的二位同志全留在江西新余国科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部。当时新余国泰公司搬迁项目部面临各类专业人员缺乏的困境,为解决人员短缺的矛盾,本着没有牛马耕田的做法,从公司内部抽调了二位管理人员和一名电工技师解决了施工、电气专业人员短缺的矛盾。当时,新余国泰项目部成员有苏春龙、张仁南、王仲智、姚晓奇、周联华、李芬娟、王征、李凯、林金华、杨光武等11位同志。下设综合管理组、技术组、施工安装组。在项目建设期间,时任国泰民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熊旭晴对搬迁项目建设非常重视,多次莅临项目工地检查指导工作,对项目建设产生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微信图片_20230522160910g.jpg

国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熊旭晴到新余国泰搬迁技改项目工地调研指导

在天博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正确领导下,新余国泰公司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抓好国家、省、市和集团公司有关建设项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落实。自201212月土建工程开始施工到20166月项目通过生产线整体验收并正式投产运行,我本人连续多年几乎没有休过星期天,坚持奋斗在项目工地上,全身心投入项目建设,除抓好项目建设期间日常的施工管理外,还要负责做好与当地市、区、乡、村委等外部沟通,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项目退城进区优惠政策。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解决了项目土地出让金清算及奖励返还,协调项目三通建设规划、周边安全用地规划以及老厂区异地搬迁建设优惠政策兑现等问题。另外,在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熊旭晴的亲自带领下,负责抓好蒙吉铁路规划与公司建新项目的沟通协调工作。针对蒙吉铁路规划路线穿越公司位于河下镇总库区,积极与江西省铁路投资集团公司征迁办、蒙西华中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湘赣指挥部、新余市蒙华铁路建设协调指挥部办公室等单位沟通与联系,争取了新余市河下镇火工品库区搬迁损失补偿费用的落实。经过近7年的艰苦努力,20166月江西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顺利搬迁到新余市仙女湖区观巢镇松山岗,开启了新余国泰新的创业。

企业第三次创业位于新余市观巢镇新厂区全貌 (2).JPG

位于新余市观巢镇的新厂区办公大楼

三、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我自参加工作到今年退休,在这三十八年中,自己也养成了不断学习的习惯。一方面从实践中学习,从基层做起,与工人师傅在一线倒班作业,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努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从专业书本中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掌握各学科发展前沿和方向,将所学的专业理论与所从事的工作相结合,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为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采取自学和函授等方式参加了各类专业知识的培训,先后参加了江西工业大学脱产培训,南昌航空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等学历教育及自学考试,参加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管理函授学习、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组织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体系函授学习,微淼商学院财务管理网络学习。通过长期学习积累与磨砺,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专业水平,也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能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改进企业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发表的QC成果一项获江西省QC成果二等奖,一项获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QC成果二等奖。先后在国家一级期刊《火工品》《爆破器材》等杂志,以及火工品专业委员会、中国兵工学会烟火药、江西省质量管理协会等学术会议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三余篇。200212月~20044月独立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下达的国防基础研究课题《军工企业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工作研究》,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国防基础研究课题《关于加强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的研究》,全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中心和科技质量司组织的评审与验收。

付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jpg

工作照


0g.jpg

出席公司三标管理体系与技术文件编写导则培训班开班式

后记:

以上这些工作是我三十八年的职业生涯中部分缩影和片断,有幸为企业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一些绵薄之力,人之所幸。在这里我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过去,虽然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作,但对我人生的成长产生了巨大影响,培养了我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格。在此,首先要感恩社会、感恩时代、感恩企业、感恩于党组织多年的教育、培养和信任,感恩于公司领导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关爱,以及同事们的关照,没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感谢企业为我职业成长提供了实现理想价值的环境和平台,使我从一名技术人员、工程师、成为高级工程师、高级爆破工程师;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成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虽然我已经退休,但仍然情系国泰,关注公司的发展,期望公司在新的时代、新的征途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更加辉煌业绩,造福于江西,造福于江西国泰的全体员工,为建设和谐富裕美丽江西作出更大贡献。